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产品展示 招商加盟 公司招聘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 1
  • 2
  • 3
  • 4
  • 5
   联系我们 更多>>
 

合肥安乐制冷有限公司

电 话:0551-62165801
手 机:15255171589  18255158138

QQ:  2644118127
地 址:合肥市北二环与四里河路交口
邮 箱:2644118127
@qq.com

   产品栏目  
瞻仰棺
瞻仰棺系列
殡葬电子礼炮
豪华型水晶棺(一)
豪华型水晶棺(二)
豪华型水晶棺(三)
豪华型水晶棺(四)
太平柜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死亡伦理中的生命伦理思考


来源:未知 日期:2015/3/8 15:36:16 人气:

水晶棺 冰棺!!

一:对生命的思考

1.科学对生命定义
分子生物学给生命下的定义:生命是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所具有的特有现象。与非生物不同,生物能利用外界的物质形成自己的身体和繁殖后代,按照遗传的特点生长、发育运动,在环境变化时常表现出适应环境的能力。

生命是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代谢、应激、进化、运动、行为、特征、结构所表现出来的生存意识。生命或生存意识是生物的本质、内在规定和组成部分,是生物的无穷变化遵循的普遍规律。生物是生命、生存意识和生物的统一体。

2.中西方对生的不同思考

中国认为个人生活看做手段(我用一生达到某个目的),而西方将生看做目的,把生命看做目的,为了生而活着。中方认为是义务,而西方则认为权利。中国认为是有待规范的动物本能,西方则将之看作值得追求的快乐幸福

3.对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的思考

人的生命,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事实上,都可以区分为两个方面:作为自然现象的生命和作为文化现象的生命,通常称前者为自然生命,称后者为文化生命。完整意义上的人,就是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只有自然生命而无文化生命,人不过是物种上的一个类,并不是可以大写的“人”。我始终这么认为:人之所以能称之为人,从根本上说,就在于具有文化生命。  

二.对死亡的思考

1.科学对死亡定义

在我国,对死亡的混乱认识不仅发生在广大公众中,甚至还发生在医学界。目前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已经采用脑死亡标准,而我国仍然采用落后的心死亡标准。
  确切的脑死亡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大脑皮质的变化。第二是脑干死亡。第三是全脑死亡。脑干死亡=脑死亡=死亡。

个体生命死亡是有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点,到了这个点上,生命作为一个完整体系开始解体,永远不能再恢复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死亡的临界点。在死亡临界点之后的任何一个位置上的前移或后移都不能改变整体生命已经死亡的本质。

2.中西方的不同死亡观

中国认为死亡是群体生命环境的传递(过渡),注重死后后人怎样……最典型的论点是不知生焉知死,对生影响的最后环节。西方则认为是个体的目标,对个人生活凝聚作用,不知死焉知生

人之死同人之生一样都是人生大问题。所谓“生死攸关”不能被理解为死是生的最大风险,或者,死是人生最大的恶,而生则是人生天然的善。哈姆雷特的问题“生或者死”(tobeornottobe)代表了西方文化对生死大问题的悲情反思。

中国的文化却因为陷入世俗之中,多多少少欠缺这种悲情反思。

3.我们为什么惧怕死亡

“死不是生之结果,而是生之原因,因为正是人对于死的意识本身影响到他或她决定如何生。”

以前看到亲戚的离去,总在想,对死亡的恐惧是因为对失去意识的恐惧。然后慢慢接触到宗教哲学,接触了儒释道,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西方的一些哲学家们对死亡的叙述之后,慢慢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或许惧怕死亡就是对于未知的恐惧。如果坚定不移的相信天堂地狱,对死亡的所有思考则会变成对天堂的向往,或者说极乐世界的追求等了。

学了局部解剖学,看到众多尸体在池子里堆积多年。开始想,很多时候,死亡未必不是一件幸福的事。人类幸而有死亡,幸而还可以死亡,尤其是在永恒痛苦的境界中,比如一直纷争的安乐死,更比如普罗米修斯的惩罚——小时候听过这个神话之后想的就是:他真惨,好不容易痛苦死了暂时解脱之后,还要再活过来重新受罪。还有觉得那些长生不死的神仙高高在上,活了那么多年都死不了,不是幸福,反而会是痛苦吧,想象即使秦始皇求得不老药,再那么享受多年之后,也会觉得腻吧。

更多的一些惧怕,是完全舍不得生的诸多美好,亲情,爱情,责任,权利,等等的留恋。这时候,死亡产生的影响,完全是对社会,对别人的了。

之于死后的地狱,遥远的古人抓住了这一点来吓唬众生。不过轮回,死亡只是去了另一个世界了,投胎之说,完全不可怕,还很有趣的感觉。

生可以有个定义,死亡,因为其未知,其实应该是永远都无法定义的!

三.基于死亡产生的生命伦理思考

1.面向死亡产生的生存思考

人的生死体现未知的意志,永远不可解答。但人却可选择面对死亡的态度。活在世上的人是独立的。无论是生时饱受命运的折磨,还是死亡降临,古希腊人都能超脱命运和死亡带来的痛苦和恐惧,激荡出人的最强音。

中国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不乏具有死亡意识的个体,他们对死亡的思考常常与个人经历勾连,表现为对死的体悟。司马迁慷慨悲歌“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陶渊明诗有“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文天祥吟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人应该怎样活着

柏拉图在《费多》轻描淡写地把哲学归结为学习死亡。不禁想到:我们热爱生命,可是我们真的热爱死亡吗?
从理念论的角度来看,生来自生的理念,死来自死的理念,死不但对于生无所裨益,而且还会有所损伤。就此而言,学习死亡不可等同于死亡,否则,把美好生活等同于死亡,岂不是自相矛盾?

地震之后,开始尝试重新回答这样的问题:我是什么?我能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希望什么?我活着是为了什么?生的意义是什么?

发现:在无底的死亡深渊中,在突然的死亡降临中,人看到了生的意义;在生死的紧张对立中,心理最终达成了对生死的和解:正因为人都是要死的,所以活着才有意义。

上帝死了?同时,一个声音一直在说:灵魂有朽!可是,我们为什么非得追求不朽,或者说为什么不可以有关于有朽的伦理学?这样,有朽者得以不朽。或者有朽者可以永远有朽下去,从而成就另一方面的不朽。

“人之死先于人之生。”人先有了死亡的生命意识,所以才格外珍惜生的种种可能性,而这种珍惜人生的价值意识支配着人创造人生,从而尽可能发挥人生潜力并创造人生辉煌的整个行动过程。

而这才使得人得以采取不同于其他自然物类的生的姿态和生的方式,从而确立不同的生存信念,以及各自的生命文化。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正因为人能够考虑到死亡,才能赋予生命的意义。”“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1-2012 合肥安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